
文/夏學理教授(前臺師大發言人/所長)
在全球視野下,美國川普政府的一系列動向令人瞠目結舌。其中,在全美各地刻正上演的一場場關乎知識、教育與人才養成的「災難片」,或確在逐日示現:美國正從「反智的傳統」(由普立茲獎得主Richard Hofstadter所撰《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走向反智的深淵。
本(4)月8日,先前曾任世界摔角娛樂公司(WWE)執行長的現任美國教育部部長麥克馬洪(Linda McMahon),其在加州峰會上演出的「鬧劇」,恰等同是以職業摔角的「流星墜擊」(Shooting Star Press),予以包括馬斯克(Elon Musk)等全力推動AI(人工智慧)人士的至大棒喝。一個已在全程讀稿的「美國教育部部長」,竟會不斷地將「AI」,口說成「A1」(A One),此一低能表現迅速經由網路發酵,淪為全球笑柄。堂堂的美國教育部部長,即使她所負的唯一使命是要「終結教育部」,但在坐擁「矽谷」的加州,其所展現的對於科技全然無知,怎不令人對於美國教育的未來感到憂心。
另則,自2023年10月加薩戰爭起,其所連帶引發的全美校園反猶浪潮,已讓多所常春藤名校深陷泥沼。哈佛、賓州、康乃爾、哥倫比亞等大學的校長,因飽受批評及政治壓力而先後請辭下台,造成頂尖學府的領導層,不斷面臨著巨大變動。這些校長的掛冠離去,反映出美國曾深以自豪的「文化大溶爐」,在複雜的社會矛盾前,似已趨向於疲乏無力,同時也凸顯了深層次的種族仇恨與宗教衝突情結,對學術聖地(自由與包容的環境)的嚴重侵蝕與破壞。
雪上加霜的是:川普政府以其對於大學猛烈「抽銀根」的攻勢,要大學乖乖地聽話就範,從哥倫比亞、哈佛大學開始,輻射擴散至布朗大學、康乃爾、普林斯頓、麻省理工、加州理工、伊利諾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羅徹斯特大學等校,導致大學的重要研究計劃無以為繼、許多實驗室陷入艱難、獎學金項目被迫中止,同時,也造成研究人員、年輕科研及博士後人員的工作機會驟減。
在這一波波「不智」的打壓下,依據權威期刊《自然》的民調顯示:有高達四分之三的美國科學家考慮離開美國;另在研究生的比例方面,更是有高達五分之四也想要出走。反觀其他國家(加拿大、法國、荷蘭、瑞士)的學術機構,則是抓住機會,擴大對於美國「流亡人才」的招募接收。
嚴重的人才流失、大學的崩解亂象,以及政府對於教育科研體制的強錘破壞,川普政府哪有可能不懂隨之而來的惡果!只是,一股腦兒的「傳統反智主義」集中體現,直教人驚心、慨嘆:川普政府若再不懸崖勒馬,美國將會因此而失去幾代的科研人才及知識分子?又能夠如何趨避走向似已註定的步步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