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面對美國政府即將針對半導體祭出新關稅政策,加上中國晶片競爭壓力持續加劇,南韓政府15日宣布,對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整體支援補助,從原先的26兆韓元提升至33兆韓元(約新台幣7576億元),增幅拉高約四分之一,顯示南韓對維持全球晶片供應鏈競爭力的高度警覺。
根據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等多部會聯合聲明,這波支援方案重點包括擴大金融支援計畫至20兆韓元,並搭配稅賦減免、研發補助與海外市場拓展等政策,以協助企業抵禦國際競爭壓力與政策不確定性。
南韓為全球記憶體晶片重鎮,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長年壟斷DRAM與NAND市占,但在晶片設計(Fabless)與晶圓代工(Foundry)方面,近年明顯落後美國輝達、台灣台積電等競爭對手,導致高附加價值市場布局不足。
南韓半導體出口總額在2024年達到1,419億美元,占其總出口比重高達21%,其中對中國出口達466億美元、對美出口為107億美元。外界擔憂,若美國針對進口晶片加徵關稅,恐將波及南韓出口命脈。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本週將公布對進口半導體的關稅比率,同時針對部分廠商保有「彈性空間」,但尚未透露更多細節,引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高度警戒。南韓財政部長崔相穆(Choi Sang-mok)於會議中表示,「政府將積極與美方就《貿易擴張法》第232條調查進行協商,盡量減輕對南韓半導體與生技產業的負面衝擊」。
此外,南韓上週也針對汽車產業公布緊急援助措施,以因應美國祭出的25%汽車進口關稅。該計畫內容包括:汽車企業的財務支援、內需振興補貼與出口拓展協商,突顯南韓兩大戰略產業「晶片+汽車」正面臨空前壓力。
法人指出,若川普關稅擴及南韓產品,可能促使美國品牌重新評估供應鏈結構,對於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具備美國製造基地的業者將有轉單機會。此外,IC設計業者如聯發科、力積電等也可望受惠代工市場的重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