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雲林新聞)【記者蘇榮泉/雲林報導】雲林縣府積極推動沿海漁港升級,為提升漁民生產效率與作業安全,近日宣布自籌超過2,000萬元資金,針對金湖、台西漁港多項設施進行機能改善工程。18日下午,縣長張麗善率領水利處團隊實地勘查金湖漁港,親自傾聽漁民聲音,強調將依需求進行規劃調整,打造更符合實際作業需求的港區環境。

金湖與台西漁港是雲林重要的牡蠣養殖基地,卻長期受限於設施老舊與機能不足。張麗善表示,經牡蠣養殖發展協會陳情,發現兩地存在多項問題,包括防波堤無導航燈導引、路面凹凸不平影響車輛通行、吊掛蚵籠的上架場損壞失能等,加上現行使用的懸臂式吊蚵機效率低落,不利產業發展。

為提升吊掛效率與作業安全,縣府原規劃設置3噸大型天車,現場聽取漁民建議後,決定將規格升級至10噸級設備,以符合實際使用需求,並承諾將修正計畫內容,全力配合改善工程。
水利處長許宏博指出,該項工程重點包括在金湖與台西漁港各設置一座10噸級天車,以提升漁獲起落效率,並將改善金湖漁港路面銜接落差、更新漁船上架設施、增設碼頭爬梯與防舷材等,全面強化港區作業環境。同時針對金湖漁港夜間照明不足問題,計畫於防波堤堤頭設置導航燈,協助船隻夜間安全進出,減少意外風險。

考量漁港改善迫在眉睫,張麗善指出,縣府並未等待中央撥款才動工,而是先行編列自籌預算搶得先機,展現地方政府「天助自助」的精神。昨日更獲得中央肯定,在立委張嘉郡、丁學忠積極奔走下,漁業署已核定補助金湖漁港導航燈改善案經費150萬元,並順利提報議會辦理墊付款項,大幅減輕地方財政負擔。

張麗善強調,近年縣府陸續完成箔子寮漁港防潮牆、台子村漁港防波堤改善等工程,為漁港升級打下基礎。此次金湖與台西兩港的改善工程不僅回應漁民訴求,更是落實基層需求導向的具體作為。她表示,縣府將持續為沿海漁業基礎建設爭取資源,打造更現代化、更安全、更有競爭力的漁港環境,提升整體漁業發展潛力。

當日現場除了多位地方代表與鄉親參與外,口湖鄉長李龍飛、鄉代會主席王溪邊、立委張嘉郡與丁學忠的服務處代表、副議長蔡咏鍀、議員黃文祥等均到場或派員支持,展現中央與地方合力推動基礎建設、改善民生的決心。
立即加入【觀傳媒】官方帳號http://lin.ee/q2kd3ut精彩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