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為縮短城鄉教育資源差距,提升偏鄉學童的科學素養,大葉大學攜手國科會推動科普教育,日前前往桃園市龍源國小及台中市華龍國小舉辦「大手攜小手 科學齊步走-臺中市偏鄉科普活動:SDGs行動」科普市集,透過動手做的趣味科學遊戲,引領偏鄉學童進入科學的奇妙世界,提升對自然科學的興趣與素養。

本次活動由大葉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及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學系師生共同策劃與執行,設計一系列結合生活與科學原理的闖關遊戲,將艱深的科學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趣味體驗。
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暨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主任周中祺表示,科普活動以「玩中學」為核心理念,透過像是用冰棒棍製作的「鴨鴨笛」,讓孩子們在吹氣發聲的過程中了解聲音與震動的關係;「可愛動物爬呀爬」則是利用摩擦力讓紙製小動物向上爬行,孩子們在遊戲過程中自然地探索科學原理。

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學系特聘教授兼產學中心主任吳建一指出,活動教案設計多元,其中「空氣砲」運用紙箱與氣球製作,當紙箱內空氣受到擠壓,從小孔噴出形成氣流,孩子們能從中理解動能轉換與氣流產生的原理;「毛毛蟲大車拼」則藉由石頭與鐵釘的摩擦產生震動,使裝有橡皮筋的毛毛蟲裝置能夠移動,幫助孩子認識摩擦力與震動的互動關係。
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小朋友們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四處穿梭於各個關卡之間。許多孩子第一次接觸這類科學遊戲,充滿新鮮感與好奇心。五年級的雅婷一邊操作空氣砲,一邊開心地說:「我覺得風會跑出來好神奇,我還想多玩幾次!」

三年級的政宇則對「毛毛蟲大車拼」特別感興趣,他說:「沒想到用石頭磨鐵釘會讓毛毛蟲動起來,真的太酷了!」六年級的子恩表示:「這些活動不只是玩,老師還會跟我們說為什麼會這樣,讓我覺得原來科學可以這麼有趣!」
活動中,也有不少孩子主動向大學生哥哥姊姊們提問,不斷追問「為什麼會震動?」、「這個風是從哪裡來的?」現場形成一幅充滿好奇與學習熱情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