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知識是現今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之一;服藥前,除了留意醫師及藥師告知的事項外,許多人都忽略詳閱藥品說明書。
藥品仿單(說明書)的重要性
藥品仿單(說明書)包含藥品的詳細資訊和使用指南,為使用藥品有疑問時可以閱讀的重要文件;若在醫師、藥師及藥劑生指示後購買非處方藥品,更需要詳閱藥品仿單(說明書)後再服用藥品;無論是國內藥廠製造,抑或是國外進口之藥品,其包裝都應有一份完整的說明書。閱讀藥品仿單(說明書)有助於了解藥品的適應症、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等,也能避免使用不當而導致的不良後果。但若醫師、藥師另有其他用藥指示,則應依其指示使用。
藥品上市前均需經查驗登記,取得藥品許可證,故藥品仿單(說明書)內容除了品名外,還會有一串「許可證字號」;例如:衛部(署)藥輸字第 XXXXXX 號、衛部(署)藥製字第 XXXXXX 號等字樣,如同我們的身分證字號一樣。許可證字號說明該藥品是通過我國核准且由合法製藥廠所製造的。
另外,也可前往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上的「西藥、醫療器材、 含藥化粧品許可證查詢系統」,進一步確認!
如何閱讀藥品仿單(說明書)
依據藥事法第 8 條,我國藥品許可證可分為兩大類別:醫師處方藥品及非處方藥品(包含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成藥及固有成方製劑),其藥品仿單(說明書)之標示也略有不同。
處方藥品之藥品仿單(說明書)上主要包含:「藥品名稱」、「成分」、「適應症」、「用法用量」、「禁忌」、「警語/注意事項」、「副作用/不良反應」、「包裝及儲存」等。
而非處方藥品仿單上則包含:「成分」、「用途(適應症)」、「使用上注意事項」、「用法用量」、「警語」、「包裝」等。
- 「藥品名稱」:
可分為商品名與學名;「商品名」是藥廠替該藥品取的名字,而「學名」則為有效成分的化學名。也就是說,含有相同有效成分的藥品因有不同廠牌,而可能有多種商品名,但學名會相同。有時無法從商品名清楚該藥品所含有效成分為何,可以藉由所含有效成分之學名判斷是否為相同成分藥品。 - 「成分」:
包含製劑之有效成分、含量及其他成分(賦形劑)。有效成分是指藥品中具藥理活性或用於診斷、治療、減輕或預防疾病的成分;賦形劑本身不具有藥理活性,是為了特定目的而添加的物質,如玉米澱粉即為藥品打錠時用於黏合之賦形劑。另外,當藥品製劑中僅含一種有效成分,則稱為「單方」藥品;若含兩種以上之有效成分,則為「複方」藥品。 - 「適應症」:
也就是該藥品的「用途」,為經我國衛生福利部所核准之醫療用途,也就是治療之疾病範圍。 - 「用法用量」:
標示該藥品的使用劑量、次數與使用方法。另外,通常會在此處標示提醒肝、腎功能不佳的用藥者,可能需配合調整之用量。 - 「禁忌」:
為確保民眾安全使用藥品,仿單(說明書)會詳盡列出禁止使用該藥品之情形,即已有相當證據顯示病人使用藥品之風險大於臨床效益之情況。若在該特定族群使用該藥品,則可能造成嚴重不良反應,危及生命安全。若為非處方藥之仿單,此類內容會列於「使用上注意事項、有下列情形者,請勿使用」。 - 「警語/注意事項」:
此欄位刊載藥品重要且需要特別注意之不良反應及使用族群,並說明可預防或減輕不良反應風險之相關措施。注意事項包括孩童、孕婦用藥期間的特別考量等;或是需留意與其他藥品服用時,可能產生的交互作用。另外,若為非處方藥品之仿單,此欄位則拆分於「使用上注意事項」及「警語」中。 - 「副作用/不良反應」:
使用該藥品,「可能發生」療效以外的作用,包括過敏反應與藥品不良反應,可能和藥品本身的藥理作用或用量有關;註明副作用的目的在於,提醒用藥者留意服藥期間的身體狀況。 - 「包裝及儲存」:
此欄位說明藥品之包裝形式及存放條件,例如是否需避光或冷藏;若未妥善保存,藥品可能因此變質。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在讀完仿單(說明書)後,因為過於害怕該藥品「可能發生」的副作用,會影響到生活作息,便不敢吃藥;然而,副作用發生率是因人而異,不一定會發生,亦有輕重之別;服藥期間只要多留意身體狀況,不需過於擔心副作用發生,倘不依指示服藥,可能耽誤治療時機,反而導致病情惡化。
如何正確使用藥品
除了閱讀藥品仿單(說明書)之外,也可以看藥盒標示,若為非處方藥也可掃描藥盒開口右下方之 QR code ,了解該藥品重要資訊。
服用藥品時,應與溫水搭配。若藥品為發泡錠的形式,需溶於水後再服用;若為懸液劑,使用前應振搖均勻後,使用所附之量杯量取正確用量再服用。當服用散劑或粒狀藥品時,應留意幼童及年長者避免嗆咳,需在清醒狀況下協助其餵食,以確保他們確實且安全服藥。
使用藥品時應按照醫師、藥師、藥劑生及藥品仿單(說明書)的指示使用,若在服藥期間有任何疑慮,應即時洽詢醫師、藥師或藥劑生進一步討論,避免擅自停藥或改變用量而耽誤療程;若在使用藥品後症狀變得更嚴重,或是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時,如:大範圍紅疹、肌肉無力等,應立即就醫。
另外,也提醒大家,切勿任意購買甚至服用來路不明、未經核准之藥品,以確保用藥安全及維護自身健康!
文章出處:食藥署
https://article-consumer.fda.gov.tw/subject.aspx?subjectid=2&id=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