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睽違兩年,嘉義市百年歷史傳統技藝的雲霄社區「剖香腳」展演活動於今(7)日在嘉義市立博物館重現,市長黃敏惠、總統府資政張博雅與北園國小、復國及吳鳳幼兒園的師生們,一同體驗這項專屬於嘉義的珍貴傳統技藝。黃敏惠表示,早期在地藏庵附近的內安里、雲霄里,剖香腳因著民間信仰形成社區中的重要產業,將竹子剖開後綁成花狀曬太陽,即是其命名的由來。在諸羅建城321年的今年,市府團隊更希望透過這些活動讓年輕一代深入了解並珍惜這份來自過去的美麗手工技藝。感謝內安雲霄社區發展協會以及王廣禮理事長不遺餘力的推廣,如今這項活動透過社區、學校與博物館的合作,讓更多人認識並保護這項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更展現出嘉義人嘉義事嘉義精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將進行無形文化資產審查,期盼保護這項彌足珍貴的傳統技藝。(圖/嘉義市政府提供)今年的剖香腳展演活動,由唯一傳承人且具60年以上剖香腳經驗的邱錦雲老師親自示範。透過邱老師熟練的鋸竹、剖片及剖絲技藝操作下,每根竹筒能剖出一千多支細長的香腳,再將它們捆成一束束的香腳花,形成一朵朵美麗的香腳花束。隨後,由製香師傅蔡增成負責進行製香過程,利用各種的中藥材料混合而製成香粉,手工沾裹香腳,這一過程需多次反覆進行,將每一支香腳均勻地塗抹,完成後的香枝香氣四溢,供應祭拜使用。文化局局長謝育哲強調,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機械化的製作方式逐漸取代了手工,但這項手工藝的價值依然無可取代。今日的展示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展望,我們將繼續支持這樣的傳統文化活動,讓更多人認識。而邱錦雲老師也被申請提報為「剖香腳」傳統技藝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今日文化局也特別邀請審查委員進行現場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