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臺中一中林隆諺校長表示,物理科賴奕豪老師從去年(113年)暑假開始整理本校從日治時期開始設置的物理實驗器材,這些都是「骨董物理儀器」,為了讓儀器具有科學教育展示的功能,他開始佈置本校科學館四樓的展示空間。林隆諺校長談到賴奕豪老師令他佩服的地方是賴老師除了整理及修復物理實驗儀器,為讓物理實驗儀器能夠具有教育功能,規劃兩年以馬拉松式時程進行儀器「教育歸位」。
林隆諺校長指出目前本校骨董級物理實驗儀器中,不少儀器只出現在物理科教科書之中,賴奕豪老師開始考究這些「古董物理儀器」的使用方法與這些儀器運用於那些物理實驗。因為骨董物理儀器累積了日治時期至現在好幾個世代,因為課綱轉變及教學轉變而開始使用新儀器,歷經時間變革,骨董儀器已跟現今的儀器模樣有所差距,這影響導致目前雖本校保有骨董儀器,但目前只有儀器的本體但卻已遺忘實驗操作方法。因此,賴奕豪老師得花不少心思去搜尋、推理及考究儀器的原理及操作。他也利用不少課餘時間摸索實驗儀器,拍攝影片,撰寫各儀器的使用說明。

賴奕豪老師花了近半年的課餘時間,終於將硬體設備都擺設好了,但他總覺得還少了些靈魂,他認為應該要讓這些骨董實驗器材重新活起來,可是這可能還要有大量物理儀器知識考古的支持才有可能完整的呈現骨董實驗器材。他曾在網路上找實驗器材資料時得到靈感,並開始地初步收集資料、重現實驗器材。
他從113年起給他自己設定一個目標,預計每週整理介紹一個實驗器材,這些物理實驗器材可能是七、八十年前古董級的,也可能是十、二十年前的實驗,他希望儘可能把這些器材們留下一些紀錄。
教務主任陳孟宏指出賴奕豪老師為了能夠完成骨董儀器教育歸位,他邀請本校物理科老師們共同討論摸索,物理科張宇靖老師、陳俊榮老師深受奕豪老師的熱情所感動,以行動支持賴奕豪老師的骨董儀器教育歸位行動。張宇靖老師老師協助做苦工幫忙搬櫃子、釘掛黑板,陳俊榮老師協助影片的拍攝,其間當然更少不了各種物理實驗原理的討論與推測,激盪出精彩火花。歷經一年的累積,賴奕豪老師逐步在他的個人臉書上,一個一個儀器介紹說明,累積達52篇。
本項活動另一位靈魂人物就是臺中一中設備組長許瑋琇,在物理老師們努力進行骨董儀器歸位與考究的歷程中給予許多的協助與支持,今年恰逢台中一中110週年校慶,瑋琇組長與奕豪老師特別配合校慶親自手繪製作並印製了「理科時光博物廊」手冊、手札及筆記本,記錄了所有骨董儀器及實驗,同時於校慶前規劃了三項活動:「我寫-是那巨人的肩膀」、「我做-修復師」及「科學館驚魂夜」,讓學生可以透過活動一同認識與體驗奧妙的物理知識。讓我們一起在臺中一中校慶前一晚體驗「科學館驚魂夜」吧!

活動一:我寫-是那巨人的肩膀 「理科時光博物廊」
本組同學操作「密立坎電量測量儀」,分享的學生為208的張培恩、許恩與、214班的陳冠瑋。
214陳冠瑋分享當初他們會來參加這項活動是因為這項活動有助於增加物理實驗經驗,而且這個活動賦予他們一個難得的機會認識這些課堂上沒看過的物理器材,並透過讀書、考試以外的方式認識物理,親手體會他們所學過的物理知識。
208許恩與指出他們操作的儀器為「密立坎油滴電量測量器」,這個儀器的目的是藉由測量油滴的落下速度,進而推測電荷的基本帶電量。此實驗的原理是讓油滴藉由噴霧器摩擦帶電,並注入油滴室。再透過調整外加電場,使油滴的重力和電力平衡。最後彙整出不同油滴的帶電量,推得基本電荷的大小。
208張培恩指出他們認為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一開始由儀器外觀僅知道這台儀器名字為「密立坎電量測量器」。在探索儀器使用方式其中最令他們困擾的部分是在一開始討論如何復刻實驗時,不知道該運用哪一個裝置或附件、運用何種方式使油滴進入油滴室;若是無法解決此問題,那此實驗便不可能有辦法進行。
活動二:我做-修復師
本組同學修復「電阻箱」,分享參與骨董儀器修復師的學生為107班的陳亮維、翁丞沂、王胤丞。
107翁丞沂同學指出修復骨董實驗儀器過程中,首先要進行拆解古老的電阻箱,理解其結構以及了解其實際運作的原理,之後再利用所蒐集的資料及學校提供的各項儀器及材料,逐步找出骨董儀器哪些部分是損壞的及其損壞的原因,最後慢慢的用三用電表和電烙鐵把準備好的電阻絲焊接回原處。
107陳亮維指出他們修復過程中,常常會以為已經焊接完成,且在電表測量之後以為實驗數值已經正確了,就把儀器翻過來,結果有可能是因為中間連接的部分有沒接好的地方,或者是有部分金屬生鏽,所以就會產生實驗數值的不一樣,之後就要不停的重複測試,這過程常會讓他們感受到挫折,但是在完成修復之後的成功也讓他們更加感動。
107王胤丞,指出本次修復師活動難能可貴,因為一中才有骨董儀器,且一中不僅給他們機會認識,還讓他們變成了實際修復儀器的參與者,而他們面對挑戰也成功的完成了這像活動,在實際的修復操作中除了能了解儀器其中的科學原理,還能夠磨練面對困難、挫折時的心態及能力。
此外,本校設備組許瑋琇組長更與賴奕豪老師合作於校慶前一晚辦理「科學館驚魂夜-尋找龍的DNA」,當天活動由本校學生與教師組隊共同參加。各組須合力完成科學館中佈下的各科學挑戰,各位需在本校四樓骨董物理儀器及三樓百年生物標本中完成闖關,成功取得密碼後,方能解開物理古典實驗展覽的開展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