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辰卿/新北報導康橋國際學校秀岡校區300名學生及30位師長於4月14日出發,展開為期12天、總長945公里的單車環台挑戰。「築夢康橋.壯遊臺灣」課程邁入第16年,鼓勵學生透過長距離騎行,走出教室、探索土地、鍛鍊身心。今年由林口與秀岡兩校區接力進行。林口校區的222名師生已於4月2日完成為期10天,總長645公里的單車壯遊;秀岡學生預計於4月25日返抵青山校區,途中4月20日將在台南孔廟舉行象徵邁向成熟的成年禮,為16歲留下難忘印記。學校指出,學生出發前已完成八次行前訓練,從體能、騎乘技術、安全知識到團隊合作,逐步累積挑戰所需的能力與心理素質。秀岡校區校長徐文淞表示,單車環台不僅是體能與意志力的磨練,更是一堂沒有課桌的素養課程。「當學生握上車把、踩下踏板的那一刻,就是開始為自己的人生掌舵。」林口校區校長簡菲莉也表示,這趟旅程讓學生學會設立目標、互相支持與珍惜自然環境,「這些歷程將成為他們面對未來挑戰的重要底氣。」▲康橋林口校區222名師生率先完成645公里單車壯遊,為挑戰人生累積勇氣與底氣。(圖/康橋國際學校)學生在訓練歷程中的成長,也為壯遊賦予更深層的教育意義。學生吳曉翟分享:「雖然還是沒辦法整段騎上坡,但我牽車的次數變少了,這次的目標就是不要上遊覽車,也不要摔車,平安完成就好。」她坦言,訓練過後對自己的信心也跟著提升。學生常靜桐回憶,一開始對環台充滿懵懂與不安,但隨著訓練進行,她感受到班級凝聚力明顯提升。「原本以為只是自己一個人的挑戰,後來發現大家會互相扶持、陪伴彼此,這是我最感動的地方。」
▲康橋國際學校學生完成八次訓練後啟程,用單車展開一堂沒有課桌的素養課。(圖/康橋國際學校)這樣的改變也被家長看在眼裡,家長李翊菲指出,孩子曾在訓練中摔倒卻沒有退縮,而是主動反省並重新投入練習,逐漸展現責任感與團隊精神。「孩子不只是體能變強了,也更懂得包容與合作;對我們家長而言,這更是一堂學會放手的課。」出發當天,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李萬吉親臨現場鳴槍,鼓勵學生珍惜這段壯遊經歷。他以自身每年騎乘超過3,000公里的經驗提醒:「騎行不只是體力的挑戰,更是專注力與意志的鍛鍊,記得把安全擺第一,照顧自己也照顧身邊的夥伴。」
▲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李萬吉到場鳴槍,勉勵學生以專注與安全完成壯遊挑戰。(圖/康橋國際學校)秀岡校區家長會會長洪淑怡非常肯定學生這段時間的投入與堅持。她表示:「這不只是體力的考驗,更是一段探索自我、邁向成熟的過程。我們許多家長們也會在高雄、台南迎接孩子,見證他們的蛻變。」康橋國際學校長期推動體驗式學習與素養教育,透過「築夢康橋.壯遊臺灣」等課程,讓學生走進真實場域中學習反思與實踐,進一步培養獨立思考、責任承擔與團隊精神。對300名參與騎行的學生而言,這段旅程不僅是青春壯遊,更是一堂從「踏出去」開始的生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