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文化部公布了「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入選名單,彰化縣的五大文化基地成功入選,分別為八堡圳頭文化創生行動基地、王功海牛文化基地、田中窯創意園區、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以及洛津組合-鹿港大街創生基地。這五處基地共獲得250萬元獎勳,每個基地將獲得50萬元獎勳金。

彰化縣長王惠美今(4)日表示,這項獲選不僅是對地方文化價值和潛力的肯定,更期待未來能夠進一步開展更多的文化活動與創意計畫,並將這些基地打造成為文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據點。

該基地由二水鄉源泉社區發展協會主導,長期將文化價值融入地方發展,並整合跨域資源推廣在地特色。社區每年依照四季舉辦特色活動,如春天的「花現鐵道」與冬季的「找尋圳頭仙」,並以「金正勇不老樂團」擔任跑水馬拉松的啦啦隊,成為在地與文化結合的最佳代表。

該基地自2016年起成為彰化縣第一個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的產業基地,致力於延續海牛文化。基地積極規劃「海牛學校」培訓接班人,並安排海牛的安養處所,成為生命教育的典範,也讓海牛生態和在地文化特色得以再生,也吸引了大量遊客,成為彰化縣的生態旅遊新亮點。
由陶藝大師葉志誠創辦,這個園區從柴燒藝術到親子活動的設計,致力於將台灣工藝傳承下去。近年來,園區以「貓村」為特色,並舉辦蜀葵花祭等活動,吸引大批遊客參與,並與社區合作推動「一鄉一特色」的文化觀光循環。

這座歷史悠久的老屋曾是地方名醫許讀的診所,經過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的修復與再利用,成為一個集文史調研、空間修復和影像資料展示於一體的文化基地。該基地不僅保留了許家故事,也將鹿港的社群網絡串聯起來,成為地方文化再生的典範。
由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規劃的這個基地,透過百年老屋的再生與地方青年參與,重現鹿港古鎮的獨特魅力。基地整合了建築空間、產業工藝、地方語言等五大主題,舉辦地方導覽和體驗活動,促使參與者更加了解並體驗當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