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聞網 生活中心
左起為台灣蔦屋總經理 大塚一馬、台灣微告總經理 丸木勇人(圖片/台灣微告提供)
日本知名企業 TSUTAYA 於 2017 年進軍台灣,並於台北信義區開設首家 TSUTAYA BOOKSTORE,透過獨特的生活提案理念,成功打造出結合書籍、咖啡與共享空間的文化場域。隸屬於日本 CCC 集團的台灣蔦屋(TAIWAN TSUTAYA CO., LTD.),不僅致力於提供多元閱讀體驗,更積極融入台灣市場,推動本地化經營策略。七年來,台灣蔦屋穩健成長,透過精準市場分析與靈活策略調整,使年度營業額成長 120%,成為台灣書店產業的一大亮點。
克服市場挑戰 在地化經營初見成效
台灣蔦屋總經理大塚一馬表示,當初選擇台灣作為海外拓展的首站,是因為台灣市場對日本文化的高度親近性。然而,開業初期,原定日文書籍與中文書籍各占一半的策略卻未達預期,日文書籍的銷售率遠低於預測。經過市場調查與銷售數據分析,台灣蔦屋迅速調整策略,將日文書籍的比重降至 10%,並以漫畫與繪本為主,成功提升銷售成效。
此外,台灣蔦屋也積極拓展複合式經營模式,引進「WIRED TOKYO」、「WIRED CHAYA」與「WIRED CAFE」等日系品牌,結合書籍與餐飲,滿足消費者對於悠閒空間的需求。這種多元經營方式,讓台灣蔦屋不僅是一家書店,更成為城市中的文化與社交場域。
文化管理差異 跨國企業的經營之道
台日文化的差異不僅影響消費行為,也反映在企業管理上。大塚一馬指出,台灣員工習慣直接獲得結論,而日本則更強調先說明決策背景。因此,台灣蔦屋在企業內部逐步調整管理模式,減少日語的使用比例,並更加貼近台灣員工的溝通方式,以強化團隊協作與企業文化融合。
他強調,成功經營台灣市場的關鍵,在於建立長期穩固的本地關係,而非單純依賴短期的市場分析或海外經驗。這種在地化的經營方式,使台灣蔦屋得以持續穩健成長,並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同。
攜手在地行銷夥伴 推動品牌影響力
2022 年,台灣蔦屋與台灣微告旗下媒體平台 Japaholic 合作,推出專屬宣傳短片與特設網站,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大塚一馬表示,透過當地專業行銷團隊的協助,台灣蔦屋得以精準觸及潛在消費者,強化市場影響力。此次行銷合作不僅提升品牌曝光度,也帶動年度營業額成長 120%,成為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里程碑。
展望未來 深耕台灣市場
目前,台灣蔦屋在台灣已擁有 12 家分店,未來將持續拓展店舖數量,同時深化商品創新,計畫推出台灣限定商品,以滿足本地市場需求。大塚一馬強調,台灣蔦屋的目標不僅是增加門市數量,更希望透過獨特的生活提案,帶給消費者更豐富的文化體驗。
台灣微告總經理丸木勇人則表示,TSUTAYA 在台灣市場的成功,關鍵在於對當地需求的深入了解與快速應變。他認為,透過精準的市場分析與靈活的行銷策略,企業能夠有效提升品牌競爭力,進一步擴展市場版圖。
未來,台灣蔦屋將持續深化本地化經營策略,結合閱讀、文化與生活美學,打造專屬於台灣消費者的全新體驗,持續引領書店產業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