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安置機構那一刻,他們真的準備好走下去了嗎?」對許多離院青少年来說,成年不只是年齡的數字,更是一連串現實挑戰的開始。每年,有許多孩子在18歲離開熟悉的機構,面對學業、就業與經濟壓力,在缺乏家庭支持下,常常感到孤單、無助。
犀犀公益為了讓這些孩子在轉捩點上獲得實質支持,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發起「支持失家兒青少年騎行挑戰」,並透過犀犀公益募資與媒合資源,讓孩子們象徵性地用騎行跨出未來的第一步。
讓善意更有力:募資 × 媒合 × 責信
犀犀公益不只是募資平台,更是推動改變的實踐者。
我們看見許多公益夥伴有理念、有行動力,但常卡在「沒資源」;也聽見許多民眾說:「我想幫忙,但不知道該捐哪裡。」

因此我們打造一個公開、透明、有責信的平台,讓每一筆捐款都能被信任,也真正帶來改變。我們也積極媒合企業與社會資源,協助公益組織順利推動計畫,讓合作轉化為實質幫助。
犀犀公益的角色,就是在中間架起橋梁,讓好計畫有機會實現,讓捐款人放心支持,讓有需求者真正受益。
從一台腳踏車出發 孩子們勇敢前進的成年禮
這次計畫即是一個具體實踐。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透過犀犀公益媒合,提供專業訓練與安全裝備;永笙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永笙KY)也響應犀犀公益的號召,捐助善款,成為孩子們堅強的後盾。
這不只是一趟旅程,更是一場成年禮—孩子們騎出困境,也騎出未來的勇氣。當天包括藝人威廉與卓卓到場為孩子加油,世界自行車日創辦人 Leszek Sibilski也現身聲援,展現對青少年的國際關注。
犀犀益執行長張宏如表示:「我們不只希望協助募資,更希望成為公益夥伴最可靠的同行者。每一場行動背後,不只是捐款數字,而是對人的信任與長遠支持。」
這不只是結束,是陪伴的開始

這場挑戰結束後,孩子們的路才剛開始。他們需要的,是持續的支持與看見,一條可以穩定前行的路,需要整個社會一起鋪設。
「今天的活動會結束,但這場倡議才剛開始。」未來,犀犀公益將持續串連夥伴,讓善意持續落地,為更多孩子點亮希望。
這篇文章 犀犀公益助力募資媒合讓失家兒「自行自立」迎向未來 最早出現於 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