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家豪/古坑報導】 幸福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能力。福智佛教學院以「幸福人才培育」作為辦學目標,透過理論與實修,引導學子得到幸福的能力。歷經25年,福智教育園區的全人教育體系終於完備,福智佛教學院於2025年2月16日舉辦首棟建築「宗德樓」落成揭牌暨開學典禮。活動當天邀請雲林縣縣長張麗善、福智僧團、歷年建設及籌備團隊、榮譽董事以及福智團體居士代表等貴賓,蒞臨現場觀禮。福智團體真如老師也送上祝福,共同見證這所「不一樣的大學」,冀望透過佛法應用研究,為人類現存的問題謀求解決良方。福智教育園區創辦人日常老和尚一生力弘佛儒二法,並帶領弟子們以心靈教育作為福智高中、國民中小學德智體群美等教育的核心內涵,並擴及大學、研究所到終身學習的完整體系。2004年老和尚圓寂後,福智真如老師在種種艱難中,堅持日常老和尚的心願,基於對整體人類教育提升的策略和實踐,堅定地帶領僧俗二眾成辦福智佛教學院的設立。從師資養成、課程研究、學術發展、建築藍圖、國際接軌等擘劃,不惟審時度勢,更在科技快速變遷中,將福智佛教學院重視心靈和德育的提升,以及人類心靈福祉的發展,楷定為福智責無旁貸的責任。▲福智佛教學院舉辦落成暨開學典禮,校長如得法師(左4)介紹校訓「仁禮相依,悲智相融」的殊勝涵意。(圖/福智佛教學院)典禮開始,福智僧團清承法師帶來福智團體真如老師的祝福,也表達非常開心福智佛教學院的落成,希望能夠真正探究佛法提升心靈的方法,並透由觀察及科學驗證,成為未來人們與社會寄託的地方。福智學校法人董事長如法法師致詞時,對20年多來堅持辦學的居士、支持的地方父母官、功德主、教職員的投入等致上最深的謝忱,並祝願福智佛教學院能為國力昌盛、人才培育代代衍流,打造強盛祥和的社會。福智學校法人董事林聰明在致詞時,強調福智佛教學院結合心靈教育與環境教育,更期許未來能扭轉人類困境,改善地球的問題。雲林縣長張麗善致詞時表示,台灣社會在少子化影響下,許多大學正在縮減,甚至停辦,但福智團體仍堅持創辦一所不一樣的大學,展現出對教育的遠見與堅持,值得敬佩。榮董代表崇友文教基金會唐松章董事長表示,經過多年的堅持努力,終於完成福智教育園區的最後一塊拼圖,大學成立後可以更完整的串連小、中、高、大到成人,提升人類的身心靈教育,進而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