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針對美國國會的出口調查作出回應,強調「公司始終完全遵循政府規定」,在AI處理器銷往中國的爭議中主動捍衛自身立場。這起風波源於H20晶片突然被列為受限品項,後續恐造成輝達約55億美元的訂單泡湯,市場擔憂對輝達在中國業務的長遠影響,導致其股價週三(16日)重挫6.8%。
H20晶片是輝達為了因應2022年美國政府限制對中國出口A100與H100等高階AI晶片所開發的「降規」版本,藉此繞過出口管制禁令,並繼續供貨給中國市場。未料近期法規再次收緊,H20突遭納管,使輝達去年以來的晶片銷售行為被指涉為「政策漏洞」。
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川普政府將於下月實施「AI擴散限制」(AI Diffusion Rules),針對可用於生成式AI的晶片進行進一步出口管制,包括:限制雲端AI服務供應、遠端AI晶片運算能力等領域。此政策恐進一步壓縮輝達在中國與亞太區的市場布局。
外界質疑H20晶片實質功能仍高於中國境內其他產品,輝達對此澄清,公司未違反現行法規,並強調其新加坡第二大市場收入來源多為「美國企業子公司帳單地址」,實際出貨地點包含美國與台灣,「並非轉運至中國」。
輝達透過聲明強調,「公司透過創造美國本土工作與科技領先地位,協助強化國家安全,同時緩解龐大的美國貿易逆差」。專家認為,上述說法可視為輝達試圖回應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目標、也就是「縮小貿易赤字」的政治語言。
此次事件背景還涉及中國AI新創DeepSeek在年初發表使用輝達晶片推出號稱「低成本、高效能」的語言模型R1,引發美方關注AI晶片被中國技術轉用的風險。隨著H20與其他晶片成為監管焦點,未來是否擴大限制至更多降規產品、甚至納入IP設計、EDA工具等,也成為業界關注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