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宜蘭新聞)【記者陳俊傑/宜蘭報導】由蘇澳籍「全昌隆168號」捕獲今(2025)年第一尾黑鮪魚今(10)日上午在南方澳第三魚貨拍賣場進行拍賣,最後由三多屋以7700元/公斤得標,總拍賣金額166萬3,200元。
「全昌隆168號」曾在2020年奪得第一鮪頭銜,今年再度拔得頭籌,捕獲重約216公斤的黑鮪魚,今天上午由代理縣長林茂盛主持拍賣會,最後由三多屋以7700元/公斤得標,總拍賣金額166萬3,200元,是南方澳第三魚貨拍賣場今年所拍賣的第一尾黑鮪魚。

第一鮪要符合4大要件:「重量要超過180公斤、船籍是蘇澳籍、延繩釣且起鉤時必須是活魚的標準,以及4月1日以後捕到才算」,經漁會及承銷人組成的鑑定委員會評鑑合格,確定「全昌隆168號」捕獲216公斤的黑鮪魚是今年的第一「鮪」。
宜蘭縣蘇澳鎮歷史以來一直是臺灣的黑鮪魚主要產地之一,素有「北蘇澳、南東港」之稱。黑鮪魚因營養價值高、肉質鮮美,一向讓喜愛海鮮的老饕趨之若鶩,宜蘭南方澳漁民以純熟延繩釣技術及急速低溫保存高規格方式處理漁獲,讓黑鮪魚端上餐桌前,始終保持在粉紅透亮,甜美鮮嫩,入口即化。 據統計2022年南方澳拍賣量為1,897尾,2023年為2,240尾,去年拍賣量(2024年)一口氣超過4,000尾。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全世界漁業生態更顯艱困,宜蘭縣地理環境三面環海,首重漁業永續創造友善漁業環境,也呼籲各界重視各項漁業問題,共同協助漁會、漁民朋友,讓漁業隨時代變遷邁向科技化與人性化並重,守護海洋漁業方能永續讓地球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