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富丞、黃麒霖/綜合報導】Taiwan Next前瞻國家智庫於4月16日舉行首次線上論壇,以「面對川普關稅戰,台灣企業如何因應變局」為題,匯集20多位台灣學者專家共同討論當前經貿挑戰。
論壇總召集人、前經濟部長黃營杉教授以孟子梁惠王篇「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開場,強調台灣作為相對小國,需以智慧謙恭的態度來面對國際局勢。黃教授表示,智庫成立宗旨在於集思廣益,為執政當局提供政策參考。
台北大學汪志堅教授在引言中指出,雖然川普的關稅政策看似反覆無常,但實際上有其一貫邏輯—將關稅作為國際談判籌碼。「川普的決策早有跡可循,只是大家不願相信他真的會這麼做,」汪教授分析。他提醒台商應宏觀分析川普決策背後的原因,不要僅關注短期政策細節。
汪教授進一步闡述,川普總統顯然是以關稅作為武器,目標在於消除各國對美國設立的關稅障礙、非關稅壁壘,解決貿易逆差,重建美國製造業,並制衡中國。他特別指出,若因為中國關稅過高,試圖利用台灣進行轉口據點,作為規避中國高額關稅的做法,會進一步擴大台美貿易失衡,不利台灣整體利益。
跨黨派學者集思廣益 提供台灣企業因應之道
與談人前臺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強調,台灣企業應加強國際移動能力,積極推動自動化轉型,同時追求多元化發展以提升企業韌性。與會學者針對台商因應之道提出多項建議,台北大學林道通特聘教授則主張,台灣應著眼長遠,積極發展軟體研發等較少受關稅影響的產業,「我們應該規劃未來十到二十年的科技發展,才能持續保持競爭力。」
雲科大院長陳昭宏教授則提出,川普政府推動製造業回流政策明確,台灣企業憑藉高度的供應鏈整合能力與靈活彈性,在電子、半導體、汽車零部件等領域擁有獨特優勢,能與美國產業形成互補,可以掌握這方面的契機。
曾擔任日本星城大學副校長的盧聰明特任教授則分享日本的因應現況指出,日本也有很多非關稅貿易壁壘,造成對於美日的貿易失衡,他並以日本近期的稻米價格高漲為例,說明稻米進口的關稅與非關稅貿易壁壘,雖然保護了日本農業,但也讓日本人民必須忍受米價高漲的苦果。這在這波關稅戰中,勢必被拿出來討論。
Taiwan Next前瞻國家智庫是在台海情勢緊張、全球經貿局勢巨變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由黃營杉教授擔任總召集人,正積極邀集跨黨派學者加入,期待集合眾人智慧,為台灣未來發展擘劃新局。
出席論壇的專家學者還包括工業總會秘書長呂正華、光華基金會董事長賴杉桂、台北大學經濟系主任郭文忠教授、陽明交大醫學院蔡昕霖教授、成功大學教授陳正忠、虎尾科大梁直青教授及日本星城大學盧聰明特任教授等共2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