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為彰化這座古城注入歷史與美感的視角,《經典》雜誌策劃的「彰化影像特展」今(17)日在彰化縣文化局登場,展覽甫開幕即吸引眾多民眾與藝文界人士到場參觀。開場由慈濟手語隊以整齊劃一、優雅動人的手語表演揭開序幕,搭配溫柔樂音,在場觀眾屏氣凝神,深受感動。

彰化縣文化局長張雀芬、社會處長王蘭心等貴賓也到場共襄盛舉,與民眾一同欣賞攝影大師以鏡頭紀錄下的珍貴歷史片段,現場氣氛溫馨而莊重。張雀芬說,本次展覽開放至月底,免費入場,歡迎民眾攜家帶眷前往參觀,一同走進影像與文字交織的經典時光。
此次影像特展是《經典》雜誌為呼應「建築台灣」專題所延伸的實體策展,雜誌以其一貫的人文關懷視角,串聯彰化市與鹿港鎮的歷史建築,深入探索老屋活化與文化記憶的再生。總編輯王志宏表示,彰化不只是歷史的地理名詞,更是多元文化與建築變遷的縮影,希望透過攝影作品,讓民眾看見在地人的生活智慧與歷史厚度。

展覽共精選13位攝影師、35幅攝影作品,分為五大主題展區,內容涵蓋鹿港街區的今昔對比、濁水溪的生命流轉、現代醫療的起點、文學大家的足跡,以及本土詩社的珍貴資料,呈現一場跨越影像、歷史與文學的文化饗宴。
其中「穿梭鹿港巷弄」展區,以對照今昔的攝影手法,引領觀者走入鹿港幽深的紅磚巷道、斑駁的古厝立面與街角的傳統店鋪,彷彿回到那個清代以來作為重要商港的繁華年代。從繁盛的貿易、泉州移民聚落的生活樣貌,到日治時期的都市改正,鹿港建築見證了歷史的流動,也承載著台灣多元文化融合的軌跡。

另一展區「探索台灣最長的河流—濁水溪」則透過《經典》雜誌兩度溯源的紀實影像,描繪這條母親之河如何灌溉彰化平原、孕育出農村文化與族群聚落的共生關係。照片中有老農蹲坐溪畔看水勢、有孩童戲水奔跑於沙洲之上,也有空拍下的河道蜿蜒流動,展現人與自然相依共存的深厚情感。
在這場充滿文化香氣的展覽中,不只看見影像的力量,更能聽見土地的回聲。王志宏說,我們想讓觀眾看見,不只是照片,而是彰化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