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高屏新聞)【記者宋德威、陳佩琪/高雄報導】每逢假日有不少民眾到戶外健走,雖早晚溫差大,有民眾因服裝穿著不妥或身體不適導致意外發生;高雄市27日上午接連發生兩起戶外活動意外事件,所幸在熱心民眾及警消救援人員協助下,傷者均已獲得即時處置與後送救治,無生命危險。對此,高雄地區近日天氣爆熱,民眾因裝備不齊全或是個人行進能力不佳,導致意外發生,建議民眾至戶外活動,人身裝備季防災觀念與技能不可忽視,現在早晚溫差大,飲水不可缺少。
首起事故發生在高雄柴壽山,一名男性民眾健走時疑似天氣酷熱、體力透支,途中突然暈倒。警消接獲通報,派遣高市府消防局鼓山分隊救援人員楊家昌、張高銘、潘冠至、曾濬權、鄭瑞毅迅速抵達現場,進行初步急救處置,並協助將患者後送醫院進一步治療,經初步處置該男子體力已恢復,狀況穩定,經警消人員護送下山,自行返家。
另一起為高雄西子灣沙灘,該區域消波塊因漲退潮易濕滑,而海岸線也常有銳利珊瑚礁岩,上午11時許,一名女學生與同行友人在消坡塊岩礁區域觀察生態時不慎滑倒,手部及腿部遭尖銳礁石割傷。事發當下,正巧高市府消防局災害防救團體中華戶外探險協會雲豹工作隊的隊員在附近進行岸際自救訓練,第一時間上前協助,立即進行初步止血處置並迅速通報119救援系統。經救護人員趕抵後,現場評估傷勢並將學生送醫治療。
據了解,該水域歷年來意外頻傳,2018年9月間一名晨泳的82歲老翁,在此晨泳時疑遭海流拉離,始終難以游回岸邊,警消和海巡人員獲報出海搜救,在離岸邊約500公尺處發現老翁,隨即將人救起。而2021年10月底,當時4名大學生玩水,先是在海灘邊踩水卻不熟水性不慎踩空遭浪捲走,另一名學生見狀上前救援也被浪捲出去,所幸剛好有練習帆船民眾見狀,協助將載浮載沉的溺者救起,2024年3月26日一名外籍人士到高雄西子灣沙灘曬日光浴,因赤腳漫步沙灘,才走幾步竟然就被燙傷,趕緊向救生員求救。消防人員初步判決,腳掌起了大水泡,是二級燙傷,立即幫他清洗包紮送醫;西子灣沙灘面積不小覷意外頻傳,而此次發生事故區域只有一位保全,例假日遊客多管理不易,現場保全無奈表示,每次看到民眾在風險大的區域戲水或游泳,總會吹哨提醒,但因無公權力再加上人力不足,不少民眾對水性不了解且屢勸不聽,導致不時發生驚險意外事故。
高雄柴壽山不僅是高雄市親民健行山域,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日軍在台期間三座(基隆、澎湖、高雄)重要軍事要塞之一及日軍南進基地;就以高雄柴壽山為例,二戰結束日軍在該山區遺留了許多軍事遺址與地下工事遺構至今任保留完善,可見高雄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是日本南進基地與戰略要塞之重要性。雖然部分由戰後國軍沿用,但隨著軍隊縮編、要塞解除等政策,許多的工事遺構,逐漸遭人遺忘。如今不少民眾到高雄柴壽山、柴山海岸線、柴山聚落、哈瑪星及西子灣沙灘健行踏青,成為南台灣知名且交通便利的郊區之一。
多年來工作之餘常與幕僚到柴壽山健走的高雄市議員陳美雅表示,來此的民眾有知的權利,不過在探索優美山海秘境前需多做準備;而針對中央、國防部相關專責單位、海洋局、自管處與高市府,高雄市議員陳美雅強調,近期到場視察,發現高雄柴壽山及西子灣沙灘相關區域需增加警示標示圖、安全人員防護站及遊客安全宣導,且多尋轄區專業單位辦理山野技能勤前教育課程,避免民眾誤闖山域及水域管制區而意外發生。
對此,高雄市政府消防局第二大隊大隊長樓振宇表示,民眾出遊,從事戶外活動裝備很重要,遇到天氣過熱,須做好防曬措施,多喝水,穿著適合戶外場域的服裝,視安全為重。山區健行盡量攜伴參加並需衡量自身身體狀況,並攜帶必要裝備器材,如GPS、衛星電話及簡易急救箱等,才能有效降低意外事故發生。藉此,中華戶外探險協會雲豹工作隊水域安全組長林雅信呼籲民眾,往往看似平靜的水域,一個不注意,可能造成意外發生,盼相關管理單位重視及加強安全宣導,民眾進行戶外活動、游泳、潛水等水上活動時,需要注意自身體力及能力考量,量力而為,且最好有熟悉當地水流人員帶領,以防突然發生危險,並應隨時注意自身安全。高雄柴壽山屬天然石灰岩地形,其中開放區域可體驗健行活動,海岸線沿途可見祕境沙灘、二戰軍事遺址,對一般人具挑戰難度及安全風險,建議考量自身體能,學習戶外安全自救技術,做足準備再動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