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林依晨過去被稱為「零負評女神」,近日卻因為一句「我是成都人」引來猛烈網路霸凌,部分媒體跟鄉民急著出征指責,藉此強化「台灣認同」;面對這一政治意涵強烈、高敏感度的話題,相關藝人的公關都噤若寒蟬,選擇閃避以免惹禍。不過,前總統蔡英文跟客委會對此事件不應該置身事外,必須勇敢的站出來,替林依晨發聲才對。
2015年8月,當時的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聲明,「如果我當選總統,我要打造一個國家。這個國家中,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認同感到自責,也沒有人應該強迫別人為自己的認同道歉。」、「除了他們自己之外,沒有人可以幫他們決定要當什麼人。這就是民主,這就是自由,這就是我們所要珍惜的。」
這番感性的告白,獲得了689餘萬票的支持度,讓台灣有了第一位女性總統,展開了8年綠色執政;但如今,竟然有藝人為了自己爺爺的出身、為了家族記憶而遭受霸凌。因此,前總統蔡英文即使已卸下總統職位,仍應該堅定的秉持理念,捍衛自己過去的承諾,捍衛每一個人的認同,捍衛民主、自由。
在《客家基本法》第2條中,明文定義:「一、客家人:指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行政院設置的客家委員會,正是秉持此一原則懷抱先民記憶,「以振興客家語言文化為使命,建構快樂、自信、有尊嚴的客家認同為信念,打造臺灣成為全球客家文化研究與交流中心為目標。」
客家文化所強調的「血緣、淵源與認同」也應一體適用於每一個族群;如果,林依晨無法認同自己的成都血緣、無法認同爺爺的家鄉淵源,豈不是在客家委員會、全台客家人的根本立足點上狠狠地打了一個巴掌?因此,客委會不得不站出來為林依晨發聲,同時也是證明客委會存在的意義與基本定位價值。
一向低調的林依晨即使被媒體奉為「晨神」,依然強調「我就是一般人,我有自己不好的脾氣或是偏差的觀點,我不是神!」沒想到,「做自己、做一般人」這麼單純的心願,卻因為「我是成都人,我爺爺是成都人」這麼一句事實描述而「翻車」(《民視》的新聞標題)、「崩盤」(《三立》的新聞標題)。
當「有人需要為自己的認同感到自責」、「有人強迫別人為自己的認同道歉。」的事件發生,當「我是客家人,我爺爺是客家人」的認同原則受到挑戰,當出現「為了自己選舉的利益,去動員族群仇恨,去煽動特定族群的恐懼。」時,前總統蔡英文跟客委會都應該站出來,真誠地替林依晨發聲。
(作者為筆耕墨耘的文字工作者,堅持在紛擾塵俗中發不平之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