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家豪/嘉義報導】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道德觀念逐漸受到重視。然而,不少人在成長過程中缺乏明確的行為準則,導致是非觀念模糊,甚至影響社會風氣。為了積極推廣正向價值觀,台灣快樂之道協會舉辦講師訓練,透過《快樂之道》常識的道德守則,期盼提升社會整體的道德水平,營造更加和諧的生活環境。▲快樂之道協會執行長帶來講師訓練。(圖/台灣快樂之道協會)協會指出,現今社會充斥價值觀紊亂的現象,凸顯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因此,希望透過《快樂之道》講師訓練,培養更多具備推廣能力的講師,讓這套實用且可行的道德準則能深入更多群體,帶動正向改變。快樂之道協會執行長張玄諭表示,儘管道德觀念的建立無法一蹴而就,但透過持續耕耘與廣泛推動,必能為社會注入積極的力量。▲講師訓練學員在互相演練彼此。(圖/台灣快樂之道協會)此次講師訓練特別強調實務應用,除了讓參與培訓者熟讀《快樂之道》的內容外,更著重於如何有效地向社會大眾傳遞這些價值觀。培訓過程中,參與培訓者進行模擬演練,並藉由突發狀況測試及提升應變能力。此外,課程涵蓋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價值觀澄清,以及實用的傳播策略與技巧,確保參與培訓者在完成訓練後能立即運用所學,將品德教育推廣至更多地方。鄭姓學員表示,《快樂之道》提供從個人到家庭、社會的實用生活指南,幫助人們提升能力與自信,促進社會的正向發展。這份知識能讓生活變得更好,因此將持續精進,成為更好的講師,為社會和諧盡一份心力。▲講師訓透過模擬實際狀況來訓練學員的臨場反應能力。(圖/台灣快樂之道協會)快樂之道協會執行長張玄諭表示,協會使用 L. 羅恩 賀伯特所著的《快樂之道》一書,透過簡單易行的方式提供改善個人與社會生活的道德準則。學員陳小姐也分享,今日課程不僅帶來個人收穫,也能幫助他人面對生活挑戰。例如「照顧你自己」、「試圖生活在真相中」、「履行你的義務」等內容,提供了實用觀念,幫助朋友在婚姻困境中找到快樂之道。為了讓品德教育的影響力遍及全台,今年在北、中、南三地舉辦講師訓練。盼透過這次講師訓練,讓更多有志之士加入推廣行列,並藉由持續培訓,將正向價值觀傳遞至社會各個角落,為台灣創造一個更加和諧、富有道德意識的社會。▲快樂之道協會顧問分享自己的實作經驗。(圖/台灣快樂之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