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廁所後,尿液上出現一些泡泡是很常見的現象,但是如果泡泡的數量變得很多、或是過了很久泡泡都不會消散,就可能是有蛋白尿,代表腎臟可能已經出問題。
什麼是蛋白尿?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任謝至同說明,腎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過濾血液、產生尿液,把血液中不需要的廢物以及多餘的水分排到尿液,同時腎臟會像是守門員一樣,把重要的營養素像是蛋白質,保留在血液中不讓它從尿液流失到身體外。因此在正常的情況下,尿液中只會有極少量的蛋白質。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質異常增加,就會容易讓小便產生泡泡,也就是所謂的蛋白尿。
蛋白尿還會有什麼症狀?
除了讓小便的泡泡增加之外,大量的蛋白尿也會讓下肢水腫,手壓下去會凹陷無法馬上回彈。除此之外也可能會合併高血壓以及高膽固醇。
蛋白尿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謝至同指出,評估腎臟功能好壞的方法最直接就是抽血檢查,看血中肌酐酸與腎絲球過濾率的數值。但除了抽血以外,尿蛋白的多寡也是用來判斷腎臟功能的重要數據。即使抽血腎功能正常,但驗尿發現有蛋白尿的話還是代表有腎臟病,而且蛋白尿也會加速腎臟病惡化,蛋白尿越嚴重的人腎功能退化的速度就越快,未來需要洗腎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小便有泡泡一定是腎臟病嗎?
除了蛋白質之外,尿液中也有其他成分可能會造成泡泡增加,所以肉眼看到小便有泡泡不一定有蛋白尿,統計起來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泡泡尿檢驗出來真的是有蛋白尿。另外,造成蛋白尿的原因也有很多種,除了腎臟功能異常以及腎臟的疾病之外,像是泌尿道感染或是劇烈運動也都會讓尿液中的蛋白質增加。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在腎臟病的前期絕大部分的病人是不會有症狀的,往往要到慢性腎臟病第四期、第五期,甚至到了需要洗腎的時候才開始出現疲勞、水腫、貧血等症狀。謝至同建議民眾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只要簡單的抽血和驗尿,就可以明確的知道自己有沒有腎臟病,另外如果有發現泡泡尿、水腫等腎臟病相關的症狀,更是要及早就醫檢查,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