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裕隆集團一直以交通核心能力與理念,致力移動服務所帶來的美好,以捐服務代替捐車,並擴大成立「愛的里程數」平台。今年將再推出「永續行動專車」,要與地球解方的永續教科書、5% Design Action等夥伴,攜手替台灣永續議題創造新的可能。而接下來透過這場裕隆集團公共事務部經理陳蔓嫻與地球解方總召集人楊振甫的對談,期待能開啟大家對移動解方的想像。

裕隆集團與旗下各公司長期串聯人、車、生活,打造社會的理想樣貌,持續開啟幸福輪轉手交通運輸的公益模式,包括支持新北無障礙接送、偏鄉食醫助行即食專送、中高齡婦女二度就業花木蘭計畫、文化部文化平權巡演等計畫,至2024年催生出全新的公益平台「愛的里程數」,幫助偏鄉、NGO與社創組織解決移動問題,讓服務的質與量能穩定發展。
當服務模型在偏鄉或資源不足的地區,成功接住生理與健康等基本需求後,今年將創造全新的服務模型--「永續行動專車」,要把企業的永續視角帶入校園和社區,並攜手各方夥伴,為理想的未來共同努力。
陳蔓嫻表示,教育正朝建立素養發展,也越來越重視 ESG、SDGs 等概念的導入。「因此,我們開始思考孩子們不只需要單純的閱讀,更需要進一步實際體驗或者是親自觀察身邊的環境。臺灣有非常多很好的團隊,致力於ESG場域的推動,我們可以藉由車輛,把他們帶入學校。」永續行動專車的雛形就此因應而生。
以20年前裕隆集團旗下中華汽車推動的「希望閱讀專車」為例,陳蔓嫻說,透過努力串聯,最後連結學校的課程、彌補教學資源的不足,200所偏鄉學校的孩子才得以透過車上書籍,探索更寬廣的世界。
地球解方總召集人楊振甫首先表示,這次5% Design Action一路與永續行動專車共同討論規劃,正是一種嶄新的共創模式。他描繪了雙方的共識與未來的願景,「透過這一代人對未來永續素養的體驗,所需要的真實陪伴、體驗、互動,透過載具——永續行動專車,可將參與地球解方創新團隊的內容,帶到教育現場,孩子們不僅可以看,可以讀,還可以提供五感體驗與互動,甚至成為校定課程,或者結合週會、營養午餐甚至園遊會,讓永續不再只是抽象概念,而成為孩子們真實可感的體驗。」
此外,他也提到,「愛的里程數平台已經為共享服務做了非常棒的示範,在此精神下若有一輛行動專車,讓永續教科書的企業與組織的案例與資源,可以透過專車進入學校,這樣的合作與互動,非常令人期待。」

以車為載體,永續教科書為核心,串聯在地與未來
陳蔓嫻回應選擇「永續教科書」為合作夥伴的原因,「車子是一個載體,重點是內容。內容不是我們的強項,所以希望在內容上有一個很好的永續性合作夥伴,永續教科書就符合這樣的條件。」
陳蔓嫻進一步表示,「永續教科書並不是傳統的教案,而是會與時俱進的內容,容納許多企業的ESG行動,不但展現當代的洞見與觀察,更是與在地息息相關且貼近生活的內容,可以讓孩子們了解如何以全新方式對應未來挑戰。」
現今永續教育的面向越來越多元,必須仰賴更多人參與。楊振甫認為,「平台可以順利推動,關鍵在於參與者共創堆疊並交集出的價值,永續教科書與永續行動專車都定義了這個核心價值是內容。」 他期待未來的合作與發展,「希望藉由與行動專車攜手合作,推動新的永續教育模式。」
「不是只有一家企業,贊助一個議題就能改變世界。」陳蔓嫻說,永續需要打群架,需要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她同時期許扮演平台搭建者角色的「愛的里程數」與「永續教科書」,共同為其他的永續夥伴們開創新場域,更期待透過內容資源的移動,創造更多跨領域、跨地域的新排列組合。透過平台的交會,成果將不僅是1加1等於2,而是X乘Y的無限可能。
原始新聞來源 從移動服務到共創平台 裕隆集團打造教育與永續的合作模式 臺灣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