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離島新聞)【記者郭偉民/澎湖報導】萬物甦醒的四月天,澎湖漁民將陸續下海捕撈,在二級離島的七美鄉,平和社區居民長期守護漁業資源保育區,在捕撈季節將至之際,4月13日舉辦關懷家鄉海洋環境音樂會,邀請鄉親一起為海洋保育努力。特別選在七美知名地標「愛在七美」海岸廣場,邀請金曲獎歌王謝銘祐、「海角七號」電影片尾曲創作人也是恆春民謠歌手謝徐鳳玉(Summer)跨海到七美演唱,特地跨海聆聽音樂會的有中央及地方官員、媒體界,包含海洋保育署署長陸曉筠、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團隊;媒體界有中央廣播電臺董事長賴秀如;關心環境的生態學者及NGO;眾多地方人士及鄉親同歡,在徐徐晚風、滔滔浪聲中,親海愛海的音樂會活動氣氛溫馨,歌者與聽者在海島共振激盪守護海洋情懷。

由七美鄉平和村民組成一群顧海的人,自109年開始落實保育區的社區自主管理,多年的努力獲七美多數鄉親支持與認同,112年亦榮獲海洋保育署洋保育貢獻楷模獎。因守護行動持續,在民眾、政府與學術團體的支持下,有了重要突破,近兩年由國立中山大學團隊輔助及推動,去年9月由澎湖縣政府公告,將原來於88年劃設禁採部分物種的「七美漁業資源保育區」,進而劃設為「七美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為了使更多鄉親遵守相關保育規範,七美鄉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爭取海洋保育署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經費,跳脫有別於保育議題的嚴肅而對立,辦理一場與民同歡的海岸音樂會,透過活動,讓更多人共感家鄉海洋生態永續的重要性,進而攜手共同守護及落實海洋資源明智利用。特別精心規劃音樂會節目,開場即由社區保育巡守隊以空靈鼓演奏〈外婆的澎湖灣〉做為迎賓曲目;跨海而來的歌手,歌聲曲風都因屬於關懷土地與人文的自然風而受邀,與七美海岸景致相輝映;並邀請甫完成80歲畫展的七美在地藝術家許叁陸,吟唱由76歲巡守員陳清專以保育區為主題創作獲全鄉褒歌比賽的冠軍作品,在海風吹拂下,歌聲更呢喃、迴盪。

在音樂會進行中,同時也穿插了保育區專書《七美潮生》新書分享,以有獎徵答方式贈送民眾,《七美潮生》是社區巡守隊巡守及下水調查時記錄拍攝潮間及水下物種,並由在地巡守隊成員共同編撰一本收錄50種生物出版品,集體為七美海洋而撰寫的首本書籍,以做為推動落實海洋保育及教育之在地性文本,傳遞在地海洋知識與故事,並展現守護漁業資源保育區的成果。
活動中宣導原來的「七美漁業資源保育區」已經升級為2.0版,「七美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於113年9月2日由澎湖縣政府公告為區分緩衝區及核心區,成為國內漁業資源保育區轉公告為全禁捕區的首例,呼籲所有鄉親能遵守低潮線往外100公尺的核心區(如圖C、D、E、F點)範圍內全年禁止採捕所有水產動植物;緩衝區(如圖A、B、E、F點)範圍內全年禁止採捕九孔、鐘螺、馬糞海膽、龍蝦及縣府公告禁採的如海參、硨磲蛤等保育物種,共同守護海洋資源。
立即加入【觀傳媒】官方帳號 http://lin.ee/q2kd3ut 精彩新聞不漏接!